欢迎来到薛城房产网

枣庄山亭庄福选: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下一代

2022/07/21 栏目:区市动态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老脸老情办少事,爱心善心勇担当,桑榆奉献不为晚,织就彩霞红满天。”这是一位在革命老区、全国扶贫单位——枣庄市山亭区坚守岗位十余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工作写照。

他叫庄福选,今年70岁,原山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兼任到专职担任山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整整15个年头,15年间,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以一名五老志愿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团结带领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和志愿者,满怀热情,无私奉献,用爱心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之歌,先后荣获山东省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枣庄市山亭区是个典型的山区,总人口52万,由于村庄分散、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制约,全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存在着困难家庭多、青年外出打工多、山区留守儿童多的“三多”现象。据统计,全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9400余人,占在校生的21.6%。这些留守儿童多存在学习成绩差、心理有障碍等问题,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怎么抓,谁来抓,抓什么,这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2004年初,山亭区委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这副担子交给了时任山亭区人大副主任,负责科教文卫和城管工作的庄福选,让他兼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理由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对象基本在学校,他在人大负责文教卫工作,他又是本地人,在区机关工作多年,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群众基础好,工作热情高,有威望,有爱心,有担当,关心下一代工作非他莫属。就这样,他做了兼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07年底退休之后,为了让他发挥余热,区委任命他为专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当初山亭区的关工委工作还在起步摸索阶段,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办公室、没有车辆、没有专项资金,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由于关工委工作人员大多都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关工委又是无职无权单位,关爱留守儿童非花钱不可,当时在社会上关工委是不受待见的单位,有很多人不理解,还有的说三道四,让五老人员受了不少的委屈。

在困难面前,庄福选不负众望,首先征得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保障工作车辆和经费运转。工作上,他放下架子、舍上面子,发动爱心人士,用老感情温,用老面子挨,把一些甘于奉献的离退休老干部组织起来,投入到关爱工作之中,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山亭区关工委主任一直由区委副书记兼任,为做好关工委工作奠定了政治基础。关工委经费由无到有,纳入区财政预算,由1万到3万再到10万元,并且配备了两间办公室及办公设施,办公室2名工作人员纳入事业编制,解决了有办公室、有人、有钱办事的问题,推动了全区关工委工作不断创新,亮点纷呈。

特别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庄福选带领他的团队,潜心摸索,勇于创新,开辟了一条“党政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学管理”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学习的榜样。

具体工作中,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关工委、教育、妇联、共青团、民政等相关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为了让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庄福选带领关工委班子成员,走访大企业,拜访爱心人士,募捐关爱基金,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山亭区关爱基金建立,在关爱基金募捐动员大会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带头捐款,与会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现场捐款30多万元。2013年,区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工作列为十大惠民实事之一,定期抽查通报,推动了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有了关爱基金的支撑,山亭区每年都由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留守、贫困儿童,慰问贫困大学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目前,全区已建立标准较高、功能齐全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12处,关爱工作站76处,十余年来,全区共救助贫困儿童2万余人次,救助贫困大学生3600余名,救助金额达到780余万元。全区没有一名留守贫困儿童辍学,没有一名寒门学子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真正做到了在求学的道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庄福选在15年的关爱工作中,根据关爱工作特点,始终把发挥“五老”作用放在首位,注重挖掘“五老”潜能,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让“五老”认识到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老有所为的重要舞台,老有所乐的重要场所,是发挥余热的前沿阵地,让他们形成“为中有乐、乐中有为”的思想感受,达到奉献与收获双赢的效果。为更好地发挥“五老”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五老”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先后在《中国火炬》《关爱》《枣庄市关爱》《枣庄日报》《山亭周讯》等报刊杂志推出一批“五老”典型,带动引领出一支素质高、覆盖面广、数量稳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五老”队伍,树立了山亭“五老”队伍靓丽的集体品牌,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北庄镇东庄村退休教师任振金,从事教育事业37年,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最佳人选,在庄福选的动员和帮助下,任振金在自己家中创办了“四点半学校”,义务看护、辅导作业、传授技艺,让村里远离家长的孩子们在他的真情关爱中快乐健康成长。

城头镇西城头村原党支部书记曹庆岱从岗位上退休后,在庄福选的推荐下,担任城头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之职。他以身作则,带领“五老”团队,勤恳工作、无私奉献,利用各种人脉关系,6年间共募集各类社会善款500余万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区政府办原副主任宋成玉退休后担任山亭区新纪元小学校长,并应邀兼任学校关工委主任,他坚持用“像雷锋那样优秀、让优秀成为习惯”的理念来管理教学,秉持着“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用保姆式服务照顾孩子”的原则,对学生学习上热心施教,生活上处处关心,使新纪元小学被各界称为“留守儿童的家”,并成功创建为全国第30所雷锋小学。宋成玉多次邀请雷锋班几任班长、团长和生前战友为学生做雷锋精神报告会,宋成玉同志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

15年来,庄福选注重发挥“五老”作用,通过开展“五老”人员“大手牵小手,快乐一起走”活动,一大批“五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长期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培养出清华大学学子王绍平、全国少代会代表姜水清、山东省少代会代表褚政煊、枣庄市第六届红领巾理事会主席杨明儒等一大批青少年精英。2019年5月,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崔曰臣、张秉德、周玉华,副主任宋继峰、陈光华等先后到山亭区区视察等工作,对山亭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15年来,在庄福选和山亭区关工委及成员单位、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青少年三项教育、红色教育和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市、全省得到推广。

“十多年来,自己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每当看到山里的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我就感到非常欣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点击按钮后继续浏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