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逐梦“低空”:枣庄低空经济加速起势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这一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这一新兴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民航总局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拥有“鲁南煤城”美誉的山东省枣庄市如何作为?
“统筹做好信息共享、设施共建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聚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起势,为促进全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枣庄召开的低空经济产业培育调度会上,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
事实上,枣庄在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竞逐这一万亿级的新赛道上,早已策马扬鞭。
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内展示的无人机设备。(大众日报张策摄)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枣庄的“突击鹰-2000”混动倾转旋翼eVTOL备受瞩目,成为展会一大亮点。与此同时,重载无人直升机等5个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项目也在枣庄有序推进,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奚仲低空经济动力谷更是加速建设……枣庄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图景”次第铺开。
低空经济的舞台,看似在“空中”,根基却在地面。近年来,枣庄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培育壮大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及锂电等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动力电池、数控机床、芯片封装、大数据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相关企业超过200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强大的制造业优势和丰富的配套资源,为枣庄竞逐低空经济领域新赛道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也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更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与时俱进的枣庄,积极引进低空经济“头部”“腰部”企业,打造“配件+部件+整机”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其中,协氢(枣庄)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产的小型燃料电池系统及氢动车应用项目,一期量产可达10万台;航景无人直升机、马威电池、中电科翌智航等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并展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截至目前,枣庄已引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0余家,其中不乏行业领军企业,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营商环境与优质服务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涵,更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因素。枣庄颁布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等,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
同时,枣庄还搭建了“枣企e码通”服务平台,让企业“少跑腿”;探索“函证并行”改革,将审批时限压缩至2个月以内;优化项目服务流程,实现项目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为项目进场交易节约90%的时间成本。
在优质服务与营商环境的加持下,凯瑞墨凡储能电磁弹射系统和自主导航无人机装置生产项目进展迅速;航景无人机项目从洽谈到投产仅用7个月;枣庄低空经济动力谷已洽谈选定12个低空经济产业类项目。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枣庄发展低空经济的坚定态度与决心。
从产业蝶变升级,到低空经济政策颁布,再到优质项目加速落地投产,枣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通低空经济上下游产业,构建低空经济完整产业链条及服务网络,《枣庄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即将颁布。这意味着枣庄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全面布局、精准发力,打造更多的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在竞逐低空经济这条新赛道上继续出圈出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枣庄空天经济产业必将硕果累累、成绩璀璨。属于低空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枣庄正抢抓机遇、加速起势,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低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