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薛城区兴仁泰山路小学积极创建“雷锋学校”
近年来,薛城区兴仁泰山路小学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效拓展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平台,细化硬件软件创建指标,投入近20万元,全面铺开雷锋学校创建工作。近期,薛城区关工委、区学雷锋促进会、区教体局、高新区兴仁街办人大等领导关心指导学校雷锋学校创建工作。
高新区兴仁街道人大主任晁过到学校指导雷锋学校创建工作
常态着手,推动“雷锋学校”走深走实
学校制定印发了《薛城区兴仁泰山路小学“雷锋学校”创建方案》《“雷锋学校”创建管理办法》,将“雷锋学校”创建与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纳入工作要点,实行动态管理,构建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雷锋学校”创建格局。始终将雷锋精神融入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教育、教师队伍、活动阵地、校园文化、优美环境的建设中,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打造学校党支部队伍和“党旗领航 情智增辉”党建品牌,建立雷锋教师、雷锋少年、雷锋家长选树考评机制,通过常态化教育、多样化实践,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结合“雷锋学校”全域创建、全面升级,打造了“石榴籽 手拉手”——学雷锋“五个一”行动,通过“讲、传、创、行、建”和“一课程”“两抓手”“三关爱”“三结合”,引导学生把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刻在心田。
学校提炼的学雷锋七问标牌悬挂在校园的最醒目处
载体发力,实现“雷锋精神”入脑入心
让雷锋形象驻校园。学校设立雷锋塑像、雷锋展示、雷锋长廊、雷锋广场、学雷锋文化墙、校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雷锋故事读书角、红领巾广播站、小雷锋义工站、小雷锋失物招领处等阵地,让校园到处都展现着雷锋元素,实现涵养化育、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把雷锋故事入课程。坚持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纳入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各类学科课堂,构建雷锋精神种子课程,推出《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亲子共读雷锋日记》等德育校本课程,拓展课堂主渠道育人阵地。雷锋精神促成长。将学习雷锋精神纳入“双减”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成立“传承和学习新时代雷锋精神”主题社团12个,通过书写雷锋名言日记、学雷锋手抄报、绘制雷锋剪纸、学唱雷锋歌曲、“追‘锋’少年阳光体育”,让学生们在学习雷锋精神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雷锋雕像前少先队员向前来指导工作的领导介绍情况
融入做实,丰富“雷锋学校”创建内容
融入爱党主题宣讲。积极推动学雷锋宣讲活动,组建红石榴籽、新时代好少年、红领巾宣讲团等青少年宣讲队伍3支,吸纳小宣讲员60余名。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寻找身边雷锋”“石榴籽 手拉手”主题宣讲活动10余场,引导学雷锋文明实践活动从学校向社会延伸。融入红色基因教育。围绕“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英雄模范进校园”等主题实践活动5场次。以“学雷锋、颂雷锋、做雷锋”为主题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和主题班队会200余次。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与雷锋交朋友—雷锋时时伴我行—雷锋精神代代传—雷锋就是你我他”系列活动,培育“小手拉大手1+6”“七色光”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24支雷锋中队、6支英模中队,成立“我帮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10支。融入典型选树活动。将“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等雷锋精神内涵及品质纳入“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标准,选树了雷锋式好少年300余名,其中30名获评区级好少年、10名获评市级好少年。将“雷锋章”作为少先队特色章,开展“高举队旗跟党走”“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系列争章活动7余场,10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争章,争做雷锋精神的传承人。
协同用力, 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
加强校地共建模式。组织与社区、公共场馆开展学雷锋结对共建,“雷小锋”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校地共建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构建协同育人体系。由家长参加组建了24个“雷锋护学队”,由管理干部、教师、交警人员成立了“护学岗”,共同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与环境安全。
展望未来,泰山路小学将继续深化“雷锋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搭建家庭、学校、社会共育平台,广泛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用雷锋精神激励引领少年儿童为建设仁爱之城、雷锋之城作出贡献。(张运祥 韩淼 宋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