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薛城房产网

骰牌灯舞:舞起骰牌灯,非遗闹元宵!

2025/02/21 栏目:区市动态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2008年6月,“骰牌灯舞”被薛城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薛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8月,“骰牌灯舞”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月,“骰牌灯舞”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骰牌灯舞是产生自运河码头工人间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一带。

  骰牌灯舞用赌具来编排,根据骨牌的张数,按生、旦、净、末、丑等戏曲角色每人手拿两张牌,按照推牌九的形式,交替变换队形,拼成天牌、地牌、人牌等。在变换队形中边舞边唱,调子固定,唱词可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令改变内容,骨牌灯舞主要是表现推九牌的危害,对人起到教育作用。

  对于牌九,大概人们并不陌生,但根据牌九演化过来的骰牌灯至今还鲜为人知。“骰牌灯”是薛城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代民间艺人,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作,不断扬弃,提高、继承、发展的艺术之花。在继承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外来人的艺术,丰富和发展了骰牌灯。由于它是土生土长,所以它是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它的动作已具程式化、规范化,形象性的特点和活泼诙谐、欢快热烈的艺术风格。

  骰牌灯具有浓厚的民俗特征,借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表现了时代的伦理道德;涵盖了文化的价值取向;推崇了习俗的行为模式。骰牌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灯舞,分为地牌和天牌,他是将32张牌九扎制成花灯,并由16人身穿戏装,扮作不同的戏剧人物,根据故事内容及音乐节奏进行表演。骰牌灯用木条扎成,框架外罩白纱布,上面按牌九图案绘画红黑点,内里可点燃蜡烛,背后有一竖木可握执。整个灯的大小一般掌握在高60厘米,宽40厘米,厚20厘米。动作主要是跑圆场,特定动作如“乌龙藏头”、“乌龙藏尾”,以及演员之间互相拼凑牌九的各种图案造型。

  “骰牌灯”舞蹈动作极为丰富,约有二十多个舞蹈动作,一套完整的“骰牌灯”系列,往往由这些单一动作(舞蹈语汇)各自连成。

  对于骰牌灯的服饰道具:服饰运用了戏曲中的服饰,按生、旦、净、末、丑装扮;道具则用木框制成,高6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20厘米,内点蜡烛,外糊白纱,彩绘牌九图案,灯背后有木柄。

  骰牌灯音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打击乐:鼓、锣、钹、堂锣、小镲等;二是吹奏乐:唢呐、笙、笛、二胡等;三是歌唱:有固定的曲谱和唱词、一人唱众人和。

  骰牌灯的出现、产生的重要价值是寓教于娱乐之中,在欢愉中受教育,在教育中受启迪,具有鲜明的岁时节日的复合价值和现实价值。它是当地人民群众自生自创、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一种传统舞蹈,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表演产生出较强艺术直观性和感染力。骰牌灯不仅仅是“灯舞”中独树一枝的艺术之花,同时,他又具有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时代记忆,对中国舞蹈学提供了详实而又原始的历史史料,具有较高的舞蹈学研究价值。

  为抢救发掘民间艺术,枣庄市及薛城区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专门对骨牌灯舞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整理,经中央电视台、山东省电视台、枣庄市电视台等录像留存、传播,已经多次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展出活动。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点击按钮后继续浏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