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薛城房产网

枣庄市山亭区正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文:“新机”画笔绘“丰”景,万象“耕”新不负春

2025/04/08 栏目:区市动态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理事长张新文

晨光透雾笼罩着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南庄村,田野里响起机械轰鸣的交响乐章,在这片被贴上“穷乡僻壤”的土地上,枣庄市山亭区正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山亭区耕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新文以钢铁犁头为笔,以现代农业为墨,书写了一部从“黄土悲歌”到“金山银山”的史诗。合作社每年返还土地租金200多万元,带动农民就业1200多人次,解放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年实现节本增效400多万元,实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2021年被认定为“市级示范社”和第一批“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级示范组织”,2022年通过“省级示范社”认定。理事长张新文取得农民助理农艺师职称,2021年取得山东省无公害内检员证,2023年取得无人机操作员资质,被评为“山亭区科教兴农先进个人”“枣庄市乡村之星”“齐鲁乡村之星”“全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等荣誉称号。

山亭区青年人才光阴实践行动

领办合作社,点燃集体经济“新引擎”

理事长张新文于2013年8月成立了枣庄市山亭区正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成立了枣庄市山亭区耕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成员158人,流转土地2100多亩,规模种植小麦玉米,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农机耕、种、管、收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91台套,资产总额550多万元,场院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机具库房500平方米,维修车间300平方米,粮食晒场1300平方米,仓库900多平方米;建设蘑菇养殖棚房1200平方米,年产蘑菇50吨;年产小麦玉米2200吨;年开展耕、种、管、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30000多亩。

理事长张新文与专家农业一线调研

一线“土专家”,匠心守护二十载

理事长张新文热爱农业及农机事业,从事规模化粮食种植、食用菌生产及农机一体化作业服务等农业生产经营工作20多年,把青春献给了家乡的一片土地。他勤奋好学,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然后开始为村民进行耕地、播种、收割等农机作业服务。2013年承包2个行政村的村民土地1200多亩,开始了规模化经营,同时面向全社会开展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发展成员158人、土地规模2100亩,辐射滕州市、薛城区、山亭区1200多户村民。经过不断实践、磨炼、钻研和学习,理事长张新文成长为擅长各类大中小型拖拉机及农机具实际操作、具有排除拖拉机一般故障的技术能力和指导培训学员的技术能力,并熟练农机农艺结合应用技术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024年1月被评为全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规范化种植,探索管理新模式

合作社实行科学种植,累计开展小麦精播、宽幅播种、玉米免耕、合理密植、秸秆还田、深松耕、以及节水灌溉、一喷三防、化肥深施等农机农艺结合技术15万亩次,推广生物有机肥等农资6000余吨。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成为全区示范样板。建成了枣庄市小麦玉米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了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注册了“澳菇园”食用菌商标,制定了《无公害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021年“澳菇园”食用菌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定。

合作社实行“统一订单作业、统一协调农机具、统一质量收费标准、统一后勤保障、统一核算”的“五统一”运营管理模式。主要作物统一机收率92%以上,统防统治率90%以上,农资统一配送率86%以上。每年开展耕、种、收、管等机械综合作业3万多亩,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理事长张新文在工作中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耕种机的钢铁身躯上,理事长张新文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更是农业文明的传承者与创新者。田野里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农机与土地的和鸣,是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是理事长张新文对美好生活的铿锵宣言。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点击按钮后继续浏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