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薛城房产网

薛城区流动仲裁庭快速化解某食品公司集体欠薪案

2025/09/26 栏目:区市动态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近年来,薛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区仲裁委”)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非诉机制挺前,紧扣“人民至上、源头治理、创新发展、灵活高效”原则,通过强化源头预防、深化协商调解、做实多元化解、推进部门联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于萌芽。2024年以来,全区通过协商调解方式成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5%,为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19日,区仲裁委在获悉某食品公司欠薪线索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组建“流动仲裁庭”联合属地司法所下沉一线,现场审查双方证据材料,同步开展调解审查与仲裁确认工作。通过前置调解、程序优化、部门协同,仅用2天便促成30名员工与企业达成工资支付协议,并当场出具仲裁调解书,高效发挥了调解仲裁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区仲裁委常态化开展仲裁员联系企业活动,组建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送法入企”、风险排查与法治宣传,实现对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动态监测。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织密“防护网”,筑牢“前哨站”。建立重点区域、行业、企业联系点制度及风险隐“第一时间响应报告”机制,通过区、镇(街)两级联动监测,推动劳动争议处置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防控”转变。截至目前,已累计联系服务企业60余家,排查隐患30余起,帮助企业与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二是开启“直通车”,跑出“加速度”。针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集体劳动争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快速调解”,简化立案流程,现场取证、核定标的;根据案情需要灵活设立“流动仲裁庭”,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降低维权成本。

三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将调解贯穿争议处理全过程。对调解成功的案件,主动引导当事人申请仲裁审查确认,现场出具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调解书,有效规避后续仲裁程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今年以来,各类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230余件,案前调解工作稳步推进。

四是打出“组合拳”,构建“新格局”。依托综治中心设立劳动维权综合受理平台,安排专人轮值,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与基层司法所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职能互补凝聚化解合力;同时引入人民调解组织参与纠纷调处,联动法律援助律师提供专业咨询,构建起“仲裁+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的多元共治体系,持续扩大劳动争议化解“服务圈”。

下一步,区仲裁委将进一步深化“仲裁+”多元共治机制,推动法治服务向前端延伸、向基层下沉。一是健全区、镇、企三级劳动争议预警调解网络,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提升案前调解质效;二是加强与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扩大基层调解组织覆盖面,增强服务能力;三是持续开展“仲裁员联系企业”“送法入企”“仲裁工地行”等普法活动,全面提升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意识与劳动者依法维权能力,全力打造更有温度、速度与深度的劳动争议处理“薛城模式”。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点击按钮后继续浏览
【确定】